今天上午
海宁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
市长曹国良在会上作《政府工作报告》
回顾2019年的工作
提出2020年目标任务
2020年海宁将打造7大体系
实现这些目标任务
与每个海宁人有关
满满都是干货
(或许这是一条有点长的微信)
(但是绝对值得你细细看完)
先来看看这份成绩单 ▼▼▼
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26.4亿元 增长7.8% 地区生产总值1026.6亿元 增长7.1%
财政总收入160.8亿元 增长5.1%
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.5亿元 增长12.9%
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26元 增长8.1%
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9元 增长9.3%
曹国良说
2019年
困难多于预想
结果好于预期
一个H5
小编带你读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
点击下图查收
▼

建议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
★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;
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%以上;
★外贸出口增长3%;
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%;
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;
★R&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%;
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%和8%;
★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;
★完成防范化解风险、污染防治、低收入百姓增收三大攻坚战任务。
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共融体系 奋进首位战略
●加快“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”建设,构建杭海新区管理体制。全面接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及城东智造大走廊,积极承接电子信息、生命健康等优质项目,联动共建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地。
●加快“省际合作园区示范区”建设,推动漕河泾-海宁两地实现高企认定、自贸政策、企业注册、人才保障“四个一体化”。
●加快“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”建设,推动建设浙大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和基础医学国际研究中心,争取设立浙大长三角国际研究生院,谋划浙大国际科创城。
●推进中法、中瑞、中德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,引进一批国际知名法务、金融、人力资源及总部型功能机构。
●加快建设国际社区、国际酒店等一批国际化地标性项目,完善城市公共区域双语服务体系。
●市人民医院新建国际医疗中心,鹃湖区块国际合作学校开工建设。
●加强与驻外大使馆(领事馆)合作,扩大海外“海宁日”、海宁“国际日”、潮城友谊奖、国际体育赛事等的品牌效应,打造国际交流重要承载地。
●办好2020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。
●加快谋划海宁大道南延过江隧道及沪杭高速、杭浦高速联络线项目。
●杭海城际铁路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,推进与杭州地铁付费区换乘,全线实现“轨通”“电通”。 ●做好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前期,谋划下沙至长安城际、杭海城际延伸至嘉兴南站,争取沪乍杭铁路最优方案。
●提升通江达海“新效能”,加快建设海宁港,实现与上海洋山港联动。 ●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、山海协作、对口合作支援等工作。
打造高水平实体经济增长体系 奋进产业高端
●积极开展“云招商”“云签约”,招引落地一批龙头企业、旗舰项目,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,实到市外内资153亿元以上。 ●坚持“危”中寻“机”,加快集聚高质量外资和泛半导体产业项目,确保实际利用外资3.1亿美元以上,引进世界500强、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或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7个以上。
●以“早一天也好”的干劲抓项目推进,新开工超亿元、超10亿元产业项目分别达55个和5个以上。
●主攻省市县长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,加快宝武浙江总部、天通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,欣奕华、恒逸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。
●聚焦“双千亿产业”“两大改造”,全力推进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创建,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。 ●全力推动泛半导体产业“爬坡过坎”,力争产值超130亿元,69万平方米泛半导体产业园全面建成、入驻企业25家以上。 ●启动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、航空产业园、哈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,推动集成厨电等产业集群发展。
●以品质智造加快皮革、经编、家纺向时尚产业转型,发挥市时尚产业中心作用。
●实施服务业和消费促进“暖心、暖春、暖育”行动。
●大力培育文化创意、科技服务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新兴产业,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50家、亿元以上5家。
●以“首店经济”引领服务业新增长,大力引进首店型、总部型或“国际潮牌”项目20个以上,楼宇税收增速10%以上。 ●高标准谋划城市中央商务区、杭海新区、盐官度假区等服务业核心板块。
●盐官旅游合作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以上,实现古城内全面建设、古城外产业项目尽早开工。
●经济开发区(海昌街道)要在跻身国家级开发区中加速“蜕变”,推进新兴产业园、海宁港区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,智慧港一期早出形象。
●杭海新区要对标钱塘新区升级规划设计,做好高新区扩容区块后续工作,推进与钱塘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试点,打造新兴产业平台、创新平台和高端服务业平台。
●尖山新区(黄湾镇)要加快东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,大力引育龙头企业,全面推进杭州湾生态智造新城建设,半导体基础材料产业园全面开工,打造省万亩千亿示范平台。
●三桥园区要加快联动开发,以城市标准改造提升园区厂房,重点谋划海宁大道、洛溪河沿线退二优二、退二进三,推动二产三产融合发展。
●盐官度假区要以旅游、音乐等为主导产业,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。 ●袁花镇要加快阳光科技小镇建设,争创省级特色小镇、省级园林城镇,打造东部工业重镇、产城融合标杆镇。
●周王庙镇、盐官镇是轨道交通交汇的重要枢纽,要做好枢纽连接线规划建设、存量提质、区域征迁等基础文章,孕育发展“轨道经济”。
打造高水平营商环境优化体系 奋进宜商宜业
●深化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改革,推进“机器换人、数据换窗、标准换貌”,提升改革获得感。
●加强企业项目“全流程”代办,推进“减证便民”2.0版,实现“无证明”城市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。
●启动杭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二期项目。
●推动“云证通”“云存柜”等一批“云上海宁”信息化重点项目落地见效。
●深化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,构建亩均效益评价大数据平台,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和差别化政策落实,力争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、亩均税收均增长7%以上。
●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“28条”,充分发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作用。
●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受阻,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对接机制,引导和支持企业“拓市场、抓订单、稳外贸”。 ●全面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政策意见,确保减税降费27亿元以上。
●推进融资畅通工程,用足用好企业纾困资金,推广无还本续贷,新增融资300亿元,政策性担保余额6亿元以上。
打造高水平科创人才支撑体系 奋进创新驱动 ●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成长计划,出台科技新政,建立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倒逼机制,努力培育一批地方标杆型、高科技型企业。 ●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60%。
●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、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家以上,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72%。 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,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800件以上,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35件。 ●以打造G60科创走廊重要策源地为目标,高水平、快速度推进鹃湖科技城建设。 ●深挖引进浙大系、中科院系等创新平台2个以上,加快形成“大学+科技+产业”发展格局。 ●鹃湖科技城科研示范基地一期项目10月底前竣工,二期项目(电子信息创新园)9月底前开工。
●谋划建设杭海城际“科创走廊”。
●坚定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,全面落实“人才新政”2.0版。
●深入开展“百校联千企引千人”专项行动,深化以赛引才、海外引才机制,加快“政府+高校+团队+企业”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。
●办好集成电路技术学校和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,引进大学生1.5万人以上,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25人以上。
打造高水平城乡统筹融合体系 奋进品质宜居
●加快中心城区总体设计等规划编制。
●谋划实施新一轮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,加快鹃湖区块繁荣,实施双漾里等3个区块房屋征收,启动水月亭小区等2个项目改造提升。
●改造、拓宽、打通市区道路6条,新增临时(错时)车位、立体车位4500个以上。
●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、确保“两连冠”。
●大力打造“王国维研究院”“王国维学校”等文化精品工程。
●精心打造硖石景区,加快干河街、横头街区块建设,完善南关厢区块文化设施配套,北关厢开街运营。
●推进伊嘉塘公园国际性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。
●长安镇率先创成省级样板镇,盐官镇、袁花镇、黄湾镇启动样板镇创建。
●纵深推进工业园区综合整治,创建市级美丽厂区100家以上,完成工业园区整治10个。
●推进城乡路网提质改造,实施潮涌路、桐九线等5条县道大中修,加快塘许公路改扩建,杭浦高速盐官互通改建工程开工。
●出台新一轮农业产业政策,引进优质农业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。 ●开展“农业招商攻坚年”活动,引进优质农业项目投资5亿元以上,推动农业产业“一镇一品一特色”。 ●办好2020世界花园大会。 ●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。
打造高水平生态文明治理体系 奋进绿色发展
●统筹推进工地扬尘、车船尾气、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,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%以上并持续改善。
●实施地表水水质提升行动,确保省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,主要河道Ⅲ类水及以上水质占比60%以上。 ●加快布局建设垃圾分拣中心和镇级再生资源回收站。
●加快“低产田”改造,完成低效用地收回转让腾退5000亩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2000亩以上。
●“低散乱”整治10月底前完成“整村清零”。
●深化“四化五星”小微园建设,新建50万平方米、竣工30万平方米。
●全面完成“五废共治”项目建设,绿能环保垃圾焚烧项目顺利投用,小类危险废物收集等项目建成。 ●洛塘河圩区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.4亿元,镇村河道清淤及综合整治94公里以上。
●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。稳步推进市域外引水工程分质供水工作。
打造高水平社会民生服务体系 奋进幸福海宁
●全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创建,整体提升新居民子女学校办学水平。
●加快新海小学、康湖初中等新建项目开工,推进长安初中聆涛校区、马桥小学等11个续建项目建设,确保第一初中、鹃湖区块幼儿园等5个项目竣工使用。 ●抓好校长、教师、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,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10名以上。
●推进海高与清华附中合作、建设一流高中。
●深化中小学“轻负高质”教学改革,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,创建省二级以上优质幼儿园10所。
●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,常态化抓好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各项防控举措,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。
●持续导入浙大附属医疗资源,共建“博士工作站”。 ●斜桥等3家中心卫生院争创二级乙等医院。盐官卫生院、长安卫生院盐仓分院等4个项目竣工。
●新增长三角区域医保互认互通城市8个、医院50家以上。
●打好低收入家庭增收脱贫三年行动收官战,确保累计实现增收脱贫800户以上。
●抓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,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,保障群众“菜篮子”需求。
●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新增城镇就业1.6万人以上。 ●高质量推进医养、康养体系建设,建成盐官、丁桥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家,实现镇级全覆盖。
●扎实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,完成老旧小区加装住宅电梯10台以上,改造城镇危旧房34幢、农村危旧房20户以上。
●对标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办法及细则,落实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、管业务必须管安全、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”要求。
●谋划实施新一轮平安建设三年计划,坚定不移打好消防安全、交通安全、公共安全、食药安全等组合拳。
●开展全民“反诈大会战”,纵深推进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,做好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。
●深化“五治融合”“三社联动”,推进“网格连心、组团服务”,高标准建设城乡社区治理示范点10个以上。
●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治理体系示范县市。
●加快雪亮工程升级改造,高质量建成48个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(联勤警务室)。
●把民生实事项目办实、办好、办出成效。
万众一心加油干
风雨无阻勇向前
向着高质量发展
高水平全面小康
奋进、奋进、再奋进!
来源:大潮网
版权属于原作者,侵删
转载请注明:畅说 » 【海宁】大动作!市长刚公布!接下来海宁要这么干!事关每个人